实现毛利1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1亿元人民币。
营业额26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74%。
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21亿元。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0097]港元(折合约[0.0081]元人民币)。
成本费用占收入比、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动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经营质量指针均处于良好状态。
(2016年3月31日-香港)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或 “本公司”) (股份代号:00297)今天公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集团”)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全年(“回顾期”)的业绩。
回顾期内,全球经济依然低迷,我国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化肥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面临恢复征收增值税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行业利润空间被挤压。面对重重困难,本集团坚定地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战略议题,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回顾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额26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74%;毛利1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1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49%。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0314元人民币。
各项经营质量指标均于良好状态
回顾期内,本集团的成本费用占收入比、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动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经营质量指针均处于良好状态。2015年3月获得惠誉给予的BBB+公开评级。
本集团针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策略。钾肥通过巩固国内外核心供货商的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稳定获取具有竞争力的货源,同时稳步推进农用钾管道营销,毛利同比增加8%;磷肥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加强供货商管理和产销对接,巩固工业及农业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毛利同比增加59%;复合肥依托上游控股工厂货源供应和核心供货商体系建设,下游利用分销网络扩大优化产品结构,发挥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优势,毛利同比增加51%;由于2015年氮肥销售价格持续低迷,本集团严控风险,稳健经营,毛利同比下降37%。综合来看,在化肥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本集团稳步推进营销转型,提升内部经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强化基础管理,2015年毛利较上年稳步提升。
优化模式创新,巩固中国最大化肥分销服务商的市场地位
回顾期内,本集团结合中国农业特点,通过体制改革与模式创新,不断夯实经营基础,继续优化现有分销网络,通过巩固客户基础,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提高分销网络盈利能力,在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和饲钙产品运营等方面取得较好的表现,全年实现产品销量1,304万吨。本集团继续推进分公司营销转型,以复合肥和农用钾为抓手,强化分公司专业团队建设,提升业务人员的营销推广能力,打造一支既懂服务又懂营销的专业化的营销人员队伍。此外,本集团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继续保持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科学施肥,通过配方肥、种肥药套餐和农机农艺结合等多种手段,探索扎根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创新。
整合各类资源,生产经营取得优异成绩
回顾期内,中化云龙共实现磷矿开采44.2万吨。矿山建设方面,本集团进行没租哨磷矿产能接续立项,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大湾矿山探矿工作基本结束,不断扩大磷矿资源的价值贡献。本集团已经收购控股股东中化股份所持青海盐湖股份15.01%股权,另因盐湖股份定向增发,本集团持有盐湖股份被动稀释,于二零一五年底,本集团持有盐湖股份约20.52%。此外,集团还积极关注化肥相关资源类以及新型肥料类的投资并购机会。
2015年,本集团参控股企业年化肥总产能达 1,500万吨,通过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基础工作,开展成本管理、精益管理,推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实施降本增效,进一步挖掘现有装置潜能,全年控股企业产量、销量均实现增长,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化涪陵本年度优化原料调配,推动技术进步,整合部门功能,提高运转效率,实现磷肥、复合肥等各类产品产量达133万吨。中化长山本年度尿素产量达到29.5万吨,成为全国首批200家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16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中化云龙本年度饲钙产量达到29万吨。中化云龙坚持管理改善,开展信息化建设,加强质量管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零一六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改革是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去产能方面,将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新的理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力的重点,为本集团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