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至26日,中化化肥组织召开了“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研究与应用”——渤海项目肥料课题总结研讨会。中化化肥副总经理吕文参会并讲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于2013年立项实施,旨在提升环渤海5000万亩中低产田盐碱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一项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拨资金近1亿元,共设置8个课题。中化化肥作为牵头单位之一,负责组织中国农科院区划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承担肥料课题“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研究与应用”,获得国拨经费支持。
项目实施近三年,课题组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充分调动各课题参与单位的技术研发资源和专业特长,重点开展根区微环境改善、氮肥增效、防磷固定等基础研究,系统提出针对盐碱地土壤盐害、氮挥发、磷固定等问题的解决措施,形成根区微环境改善技术、氮肥增效技术、防磷固定技术和水肥耦合技术等科技成果,开发了针对小麦、玉米和棉花的功能肥产品及产品套餐,并依托现有装置实现功能肥产业化转化试验,功能肥田间增产效果明显。截止2015年底,课题组完成17个功能型肥料产品的研发定型,经田间试验验证,平均增产达到7%以上。
渤海项目首席专家刘小京等逐一点评了课题开展以来取得的各项进展,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专家建议中化化肥发挥强大的产业和营销基础,尽快推进课题成果产业化,为改造环渤海低产盐碱地贡献力量。
中化化肥副总经理吕文代表中化化肥表示,将结合公司差异化产品经营战略,整合公司研产销资源,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力争早日将课题研发成果产业化,为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