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纵览

农业部:肥料登记技术交流会提出三个突出问题 迫切需要解决

时间:2013-11-15     来源:中国农资网

农业部肥料登记技术交流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就肥料登记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最为突出的肥料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溶肥料登记准入要求低,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于监管;

二是有机肥料技术指标要求难于对添加有害污染物或废弃物原料的限制,致使我国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走向渐入误区;

三是以高效、环保为旨的缓释类肥料过热地发展,而对其负面影响的安全风险性评价显得极为薄弱。

会议代表认为,现阶段我国肥料法规尚未完善,着眼于农业应用效果、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和环境安全的肥料登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就当前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制订进一步管理措施,兼顾国家、农民、企业等多方利益,谋求建立起我国科学、有效的肥料管理法规体系。 我国肥料标准的制修订“政出多门”,对肥料登记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缓释、增效等新型肥料以及与配方肥料相重叠的二次加工类肥料产品上。这些产品有其特定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如何科学高效使用好这些肥料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更加重要,而不可能仅靠标准解决问题。而相关标准在技术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相互间缺乏科学系统性衔接,成为肥料管理法规体系建立的瓶颈之一。

近些年,肥害事件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除肥料中缩二脲含量、氯离子含量、酸度等问题外,施用方法不当、异常气候条件、农田排污等所引起的肥害问题显现突出。肥害发生后农民都找到农业部门投诉,希望得到补偿。但导致肥害产品的原因复杂,时过境迁,技术鉴定难以操作,真正得到肥害鉴定结果的很少。肥害得不到科学鉴定,承担经济损失的只有农民。因此,研究肥害问题,制订肥害鉴定技术规范显得重要而迫切。本次会议紧密围绕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期肥料管理的主题,根据代表们多年从事肥料管理工作的经验,对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肥料立法对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极为重要、刻不容缓,立法不仅仅是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更应注重科学施肥、生态安全和市场监管,逐步建立起我国肥料生产、市场、使用的良性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