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当前二代粘虫发生面积大、波及区域广、危害作物多、受害程度重的情况,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及时应对,及时下发通知、派出专家、调拨农药、拟定方案、下拨资金,开展粘虫防控阻击行动。
6月中下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区、市)农业行政部门均以明传电报、紧急通知等形式发布了有关加强二代粘虫监测与防控工作的文件,积极协调部署各地开展粘虫防控工作。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选派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加强防控技术指导并调运物资开展防控。7月3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组派督导组分赴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重点地区督查指导防控工作。山西省植保站派出技术指导组,分赴中北部二代粘虫重发区,调查二代粘虫发生情况,指导专业防治组织和农民开展统防统治,并紧急向大同、朔州、忻州、太原等二代粘虫重发区调拨高效农药27吨。北京市及时开展“两查两定”(即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地块,查虫龄、定防治时间)工作,全面实施了二代粘虫防控。陕西省派督导组赴西安、咸阳等重发县(区)开展防控督查指导工作,同时计划近期申请省财政、农业两厅,从省级财政植保专项中下达秋作物防治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各地搞好防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日,全国二代粘虫防治面积已达1900万亩左右,防治效果一般在80%以上,重发田块基本防治一遍。
据了解,受下一阶段天气情况和幼虫发育进度等因素影响,预计粘虫的发生范围和程度都将进一步扩展。目前各地高度重视,积极投入人力物力,掌握田间幼虫发育龄期和分布区域,抓住幼虫低龄防治适期,确保药剂药械等物资落实到位,及时开展二代粘虫防控行动,为三代粘虫的防控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