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水肥一体化需要“左顾右盼”

时间:2018-08-02     来源:中国农资

“水肥一体化”是目前农资行业最主流的市场趋势,国家政策支持,行业积极实施,企业全力以赴。从微观层面看,从理念导入、产品创新、推广应用、服务跟进,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从下一步如何巩固提升角度看,需要扩大视野,来一些“左顾右盼”,以利于水肥一体化更好实现节水节肥、降本增效的目标。

何为“左顾右盼”?

水肥一体化这项新技术,首先涉及的是肥药和灌溉设施,这也是人们最先关注的环节。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产品不断取得进步、见到成果之后,原先非制约性因素冒出来,成为了现在不少地方水肥一体化推进中的“瓶颈”,比如农业的自然环境问题、农地的土壤问题、水利灌溉的短板问题。水肥一体化核心环节之外的制约因素,有不少超出了农资行业范围,但也需要我们“回顾”梳理一下,以便于水肥一体化更深入的实施。今年4月份,记者到安徽合肥大圩镇采访中化农业的葡萄种植大户生产竞赛。这个镇是安徽有名的葡萄产区,中化农业也投入极大的精力,通过水肥一体化帮助种植户提高效益。其安徽分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经理朱礼军原来就是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在他的地块里,记者看到一块被放弃的大棚。探究其原因才知道,原来这是他最早建设的大棚,苗木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投入都已经到位,但一场大雨暴露的问题让他前期的付出都打了水漂。他说:这里地势太低,往年雨水没这么大,就没有意识到农地环境问题。现在成了低洼地,水肥一体化的效果大打折扣,只好放弃。但现在这个教训为他角色转变后服务其他种植户带来了好处:他讲的这个理念和技术谁不理解、谁不服气,就到“反面教员”这里观摩一下,立即有效。放大到全国范围看,水肥一体化进程中相关领域有不少问题,下一阶段需要好好加以关注和解决,这就是“左顾”的价值。

同时,未来的水肥一体化也面临着提升的任务,需要我们“右盼”——着眼未来发展,对一些前瞻观念和技术及时加以关注和研究。最近,记者从6月出版的《中国水利》杂志上读到一篇研究“生态灌区”的论文,从生态灌区的概念、属性和指标体系都做了细致的介绍。生态灌区是生态文明在灌区建设中的体现,是我国灌区今后升级改造的理想模式;虽然其理论体系尚待完善,也缺乏实践探索,但它高水平的资源利用率、健康的生态系统、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等特点,决定了未来它具有巨大潜力。这篇文章说: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节水型灌区的阶段,生态灌区还没有进行国家层面的布局,但需要各方探索推动。我想,这也包含实践在水肥一体化一线的农资企业。他们的推广实践和经验成果,对未来的“生态灌区”一定具有很丰富的借鉴价值。反过来,这对农资企业水肥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引领意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有机肥、重土壤调节、重天然、重品质的种植模式将大行其道。水肥一体化产品技术未来如何将它们融合、吸收、提升,无疑隐藏着企业领先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