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苏:实行水稻侧深施肥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时间:2018-10-02     来源:农民日报

绿色种植,金色收获。9月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后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里稻谷丰收在望,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摆。这一块块稻田可不简单,它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五“江苏单季粳稻区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田,9月29日,江苏省化肥减量增效暨水稻侧深施肥现场观摩会在姜堰区举行,来自江苏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各地百余名种植大户前来这里观摩水稻测深施肥等化肥减量技术。  

水稻侧深施肥省事省工还增产  

“叶青籽黄,这水稻杠杠的!”“用测深施肥减肥2次,这水稻真的不减产?”种植户挤在田埂上,七嘴八舌议论着。“放心减,不仅稳产还增产!”姜堰区耕保站副站长朱德进指着示范田边上插着的牌子给大家讲解。“比如这一块是‘包膜型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示范’田,用的是中化公司的包膜型缓控释肥,每亩用量27公斤,全部机插秧同时侧深施;尿素每亩6.57公斤,作分蘖肥,人工撒施;尿素每亩13公斤,作穗肥,人工撒施。预计亩产635公斤,与常规施肥每亩增产30公斤,增产5%。氮、磷、钾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每亩节约了6、1.8、1.26公斤,分别节约27.3%、40%、28%;减少人工施肥次数2次。”  

“确实是省事省工还增产。”人群里,来自扬州市江都区的种植大户周恩祥说。他家种了400多亩地,全部使用侧深施肥技术,“以前我家水稻至少要用3次肥,现在只用底肥和穗肥,2次肥料就搞定了,用量还不多。底肥是中化的缓控释肥,下了大概50-60斤,穗肥是25斤左右尿素。最令我高兴地是我这两年的产量提高了不少,亩增产70斤以上,总的算下来,一亩地多赚100多块钱。”  

水稻侧深施肥是施肥技术的重大革新,该技术核心在于精准插秧的同时,在距水稻秧苗根部3—5厘米且深度为5厘米的位置施以肥料的局部施肥技术。这项技术实现了插秧同步施肥,返青分蘖不追肥,减少了人工作业次数,相比传统施肥减少了用工量,节约劳动投入成本。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氮素利用率可从30%提高到40%,保证了水稻生长期间养分供应充分及时,有利于增加分蘖,从而提升产量、品质和效益。  

水稻侧深施肥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技术革新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肥料的作用功不可没,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深入开展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实施,施肥技术和施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同时,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偏高、施肥方式不科学、比例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辛景树表示,下一步要在集成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应用新机具、推进示范带动上下工夫。  

2017年中化化肥牵头组建了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发挥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农化服务等方面优势,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升级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辛景树说,全国农技中心针对中化农业研发的11项新型肥料,在23个省相继开展试验,实现了大田作物减肥10%不减产的目标。  

“产业振兴,绿色先行。”江苏省农委副巡视员唐明珍表示,水稻是江苏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300万亩,以绿色提质为导向,推进水稻科学施肥对于全省化肥减量增效举足轻重。水稻种植已经改变粗放、传统的施肥方式,产学研融合,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产业绿色发展。  

试点结果表明,水稻侧深施肥可实现农艺农机深度融合,应用缓释肥更能减少施肥次数,可以实现施肥“五调”,即调减施肥总量、调优肥料品种、调优养分配比、调优施肥方式,调高肥料利用率。省农委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以绿色提质为导向,在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轮作休耕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工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千家万户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在水稻生产上,强化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推广,通过精心平整土地、优选适用机型、优选适用肥料,把不合理的化肥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降下来,把劳动生产率、大米品质提上去,努力提高江苏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站长梁永红表示,面对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式和新要求,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大力推进农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春介绍,针对江苏单季粳稻,总结提出了“三替一减”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2018年在昆山、溧阳、姜堰和淮安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三替”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替代化肥氮25%左右;新型肥料(专用配方肥或缓控释肥)替代传统肥料(基施);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包括:有机肥抛洒施、复合肥侧深和追肥抛洒施)。“一减”即减少施肥1-2次。使用合适的缓控释肥料,能够在稳产前提下可以实现氮肥减量20%。  

可实现农艺农机深度融合  

会议发布了侧深施肥新技术、新成果,以及适用农机机型和农机购置省级财政补贴政策,对20名化肥减量增效使者进行了颁证授牌,启动了全省千村万户化肥减量增效启动仪式。  

目前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将水稻插秧机和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分开进行补贴,直补给符合条件的农机购机者,江苏各地还针对水稻侧深施肥实际作业面积有作业补贴。  

中化农业分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王帅表示,水肥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推广应用较早,我国也很早就开始了相关技术的研究,但机械和肥料难以配套的问题,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中化农业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起源于黑龙江农垦,早在2015年,就在建三江管理区15个农场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水稻长势更好,水稻株高、分蘖、出米率等比常规施肥高,水稻增产超过7%,施肥减少用量10%,农户每亩增收超过120元。  

2018年,中化农业在继续巩固在黑龙江区域该应用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目前已分别在河北、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区域,联合农业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示范推广工作,特别是在江苏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的支持下,在连云港、淮安、镇江、盐城、泰州等区域进行了水稻侧深施肥相关应用技术的试验,并与洋马农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未来合作共赢的业务模式。  

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华敏介绍,公司2014年与江苏省推广站合作,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五个点进行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总体为:在相同施肥量(100%施肥量)的前提下,使用插秧施肥机作业的田块产量要高于使用人工施肥的田块;而使用插秧施肥机并减少施肥量(20%施肥量、40%施肥量)的田块,产量与人工施肥的田块相同。目前洋马6行插秧机上的测深施肥装置已得到用户广泛使用与好评。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洋马将在30行距8行,25行距7行、9行产品机种上,开发配置测深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