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广东增城“海盐+色素”假冒中化加钾一案告破

时间:2011-10-24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售假者机关算尽 商家慧眼识破假“钾”

        事件
        近日,广东省增城市长丰农资经营部老板陆兵兵怀疑自己买到14吨假冒“中化农用钾”产品(俗称“中化加钾”),于是用车堵住送货人5小时,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工商部门和媒体举报。由于报案及时,陆兵兵通过合法、有效的手段寻求帮助,不仅得到了该批货的全部退款,而且还使该批肥料的售假者得到了应有的法律严惩。
虽然陆兵兵说:“那天这是我做农资生意七年多以来,最累、最辛苦的一天。”但事后细细回想,他很庆幸自己没有被高额的利润冲昏头脑,仍保持一定的警觉心,及时揭发了这种坑农、害农的兜售假化肥的卑劣行径。
日前,中国农资传媒记者专程赶往广东,就该事件发生经过、处理结果等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都是贪图便宜惹的祸,商家警觉慧眼识假
        8月21日,一位自称是增城市石滩镇附近高速公路绿化工人的刘桂豪向陆兵兵推销中化加钾。“说是其单位绿化维护工程结束,剩余一批中化加钾(约17吨)尾货需要处理,价格2500元/吨。”由于从正规代销渠道进中化加钾至少需3000多元/吨,陆兵兵一听价格如此便宜,便认为可以考虑,经过砍价,最终以2200元/吨达成协议。
        8月22日下午,刘桂豪将7吨钾肥送到正果镇长丰农资经营部分店,陆兵兵随即从中新镇长丰农资经营部总店赶过去现场验货。“当时只选择了靠近车厢尾端的两包,并没有全部查验。”他告诉记者,经过简单的观察包装、开包查看货物颜色及形状后,当时他并没有发现肥料有问题。而更加让陆兵兵坚信是“捡到大便宜”的原因是,在送货的车厢里挂有高速公路绿化施工人员的衣服、安全帽、锄头、铁铲以及“施工慢行”指示牌等。
        查验无误,陆兵兵按协议当场付给刘桂豪15400元货款。卸完货后,刘桂豪见陆兵兵如此“爽快”,便再次承诺,该批货还剩10吨,如感兴趣第二天可再送7吨到位于中新镇福和车站斜对面的长丰农资经营部总店。
        8月23日下午3时许,一辆车牌号为粤AX4302的大卡车停在农资店门口,陆兵兵先付货款15000元(尚欠400元),在卸货的时候,一向警觉的陆兵兵跳上车去,选择打开车厢中部的一袋肥进行验货。
        “这一次取出肥料溶进水里,发现溶解很快,又发现包装比正规中化加钾体积大。”陆兵兵的心里产生疑虑,随后,他又打电话向当地同行询问。“朋友提醒我,曾听说在海南发生过此种情况,肯定是假肥!当我指出这批肥是假肥时,刘桂豪等三人做贼心虚,便说此批化肥一半真一半假,14吨肥可以只收7吨的钱。”
        当日下午4时左右,陆兵兵随即拨打了12315工商举报电话,并向当地媒体举报。为了不让送货人溜之大吉,他用自己的面包车和摩托车堵在了送货车前面。“由于涉嫌假劣农资,下午5时左右,增城市福和工商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便将送货人带回做笔录。”他说。
        “大约晚上7点,福和工商所扣押了15000元货款,但表示没有证据证明肥料是假的,也不能证明送到正果镇的7吨属于同一批肥,欲让刘桂豪几人离开。”陆兵兵认为不妥,一再坚持应该扣留所有货款,并出具送货票据与收据,直到9点多,刘桂豪找人送来15000元后,陆兵兵才同意放行。

        假肥现原形,售假者寻求私下和解
         8月25日,就在工商部门、中化公司送检样品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之前,刘桂豪在家人的陪同下再一次来到陆兵兵的农资店,提出私下和解。据陆兵兵回忆,当时提出和解的地点并不在店里,而是选择在福和工商所所长王远明的办公室。当时,刘桂豪的父亲恳求陆兵兵说:“是我对孩子教育不当,但他也是上当受害者,希望能通过退还货款得到谅解……”
        陆兵兵告诉记者:“我本想通过向工商部门举报,让执法部门查封并处罚这批假肥料,同时让刘桂豪退还给我这批价值30400元的货款。”但后来工商部门的一些做法却令他不知所措,他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此次打假行动,反而由举报人变成售假人。因为在“广州工商局增城分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上明确写道“长丰农资经营部:经查,你(单位)涉嫌销售假冒‘中化’加拿大钾肥……”让陆兵兵不解的是,明明是刘桂豪涉嫌售假,被自己举报还抓了个现行,为何自己反被认为是涉嫌售假人?所以,他始终拒绝在这份通知书上签字。
        不过陆兵兵说,8月24日中午,广州市工商局增城分局副局长邝燕辉到现场了解情况后表态:接下来会按程序对涉案货物、当事违法人员进行查处,一旦证实是假肥,一定追查源头,要求辖区工商所重点清查有这类肥的网点。这让他心里对这次打假稍微有了些许底气。
        对于该批仿冒“中化农用钾”的售假事件,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于8月24日上午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比对发现,该批假肥颗粒规格过于均匀,在水中溶解速度过快,迅速变红、变浑浊,稍微揉搓便会出现褪色,将其溶入水里,褪色非常明显,最后只剩下白色晶体,极有可能是大颗粒海盐+氧化铁红(色素)造假进口钾肥的做法。
        9月初,抽检报告出来,结果也证实,这批化肥中氧化钾含量只有1.3%。据中化化肥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经销的中化加钾的氧化钾含量≥60%,单这一点就可以认定这批化肥为假冒产品。
        此外,陆兵兵补充说,8月30日中午,中新镇福和工商所已将封存在中新镇店里的8吨假肥运走,随后也运走了正果镇分店的另外6吨。

        中化严厉打假,提醒辨别真假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识破陷阱,发现此类违法行为及时向工商、质检等部门举报,切不可贪小便宜吃大亏。”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如是说。
        品牌的树立来之不易,品牌维护更是任重道远。目前市场上冒充正规进口钾肥的包装相似度极高,该公司负责人希望借助《中国农资》媒体力量宣传真假“中化农用钾”的简易识别方法,帮助广大农民、经销商朋友擦亮慧眼、谨慎买卖:
        步骤一:看商标。加拿大钾肥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独家进口经销,购买“中化农用钾”时应认准“中化”牌,防止购买假冒产品。
        步骤二:正确识别钾元素含量:氯化钾产品中钾的含量指的是氧化钾(K2O)所占百分比,如中化化肥进口经销的“加钾”产品中钾的含量≥60%,指的是氧化钾(K2O)≥60%。目前市场上存在部分“鱼目混珠”的产品,标注的是氯化钾(KCl)的含量,如标注氯化钾(KCl)≥60%,将其折算成氧化钾(K2O),含量实际只有38%。
        步骤三:看外观。中化加钾采自加拿大天然矿石,颗粒粗细大小不一、有少量粉末。
        步骤四:辨染色。将中化加钾与水以1:10比例混合,肥料在溶解过程中保持原色,不褪色。 
        步骤五:验溶解。将中化农用钾置于10倍以上的水中,几分钟后,“中化加钾”几乎全部溶解。
        “假劣农资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我公司的权利,挫伤了经销商的热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要坚决将打假创品树牌行动进行到底。”该公司一位钾肥产品经理表示,针对愈演愈烈的仿制和假冒中化品牌的不法行为,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
        有关负责人还强调,2007-2008年,“海盐+色素”冒充中化加钾也曾在一些地方出现过,近两年来这种情况逐渐变少。对于此次在增城出现的这起个案,公司将派专人到周边市场逐一排查,如果能查到源头一定尽全力彻底打击,并通过建立、健全打假网络,加强信息收集,通过媒体发布严正声明,警告和震慑制假售假者。此外,他还表示希望通过与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合力打假,严惩制假、售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