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股份代号:297.HK)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年中业绩。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受国际上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先抑后扬的震荡走势,我国陆续出台系列增量政策,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显著提升了各类主体信心,GDP同比增长5.3%,经济在稳中有进的态势中展现出较强韧性与发展活力。受硫磺等原材料、国际化肥价格高企影响,国内主要化肥产品价格高位盘整,叠加粮食价格弱势走稳,对化肥市场供需格局形成复杂影响。面对内外部各种风险挑战,本集团始终坚定“生物+”战略推进,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研产销协同力,实现销售量、营业额和利润的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量474万吨,同比增长1.72%,收入147.15亿元,增幅7.56%,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5.04%。其中差异化产品销量150万吨,同比增长13.64%,收入45.92亿元,同比增长10.78%,为稳健经营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依托 “耕地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重点推进“生物+”研发能力建设和创新。上半年完成激发碳系列、颂甜、水溶美麟美、蓝麟升级等4款“生物+“产品的开发,并实现试产试销/上市推广;1项技术达到应用研究阶段,1项技术完成小试工艺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量101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高端产品转化量同比增长59%。此外,集团高度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Wind的 ESG 评级由 BBB 级跃升至 AA 级,充分彰显集团在 ESG 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
各业务板块深入推进重点举措落地,取得较好业绩。基础肥业务分部主要通过强化货源保障能力,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认真落实钾肥储备投放要求,保障春耕用肥需求,获得钾肥保供稳价突出贡献奖;参与2025年度钾肥进口谈判,达成2025年度钾肥进口合同,增强货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创新转型力度,生物磷肥半年销量首次突破20万吨,同比+36%;获得春耕保供重点农资企业称号;上半年实现收入75.57亿元,税前利润7.19亿元。成长业务分部紧密构筑研产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差异化复合肥销量117万吨,同比+6%;持续打造生物类大单品增长引擎,蓝麟、雅欣、科得丰等“生物+“A类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51%;“两优(优靓美、优翠露)”、“摩力 +” 等重点核心单品实现销量 4.2 万吨,同比增长 13%;成长业务实现收入58.57亿元,税前利润4.2亿元。生产业务分部坚持 FORUS(Fore Runner System)核心竞争力体系建设,聚焦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严格内控管理,持续工艺创新,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但受磷化工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合成氨与尿素市场供需失衡价格下跌影响(其中中化长山合成氨每吨价格同比下降 441 元),2025 年上半年实现分部利润3.01 亿元,同比降低 16%。期内,中化云龙开发高磷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 23 新产品,增产高附加值粒状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产品;中化涪陵在成功生产生物磷肥 “麟葆”“美麟美” 的基础上,陆续生产 “雅欣”“科得丰” 等生物肥料,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化长山连续 6 年实现主产品产量稳增长,并推动产业链延伸,扩展战略发展路径,甲酰胺项目全面进入安装阶段,计划年内完成建设并投用。
上半年,本集团持续优化财务结构,压降有息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3.31%,保持在较低水平;合理控制存货敞口规模,加快存货周转,流动比率1.45,流动性较好;各项评级指标表现优异,达到投资级评级要求。
上半年,围绕“生物+“核心大单品,通过营销数字化赋能,开展新品上市宣传、线下服务、观摩推广,以“丰收喜乐行”为主题,累计开展活动超8000场次,实现线上传播1500万人次,新品拓客超500人,“扫码享福利”店面活动覆盖农户220万人次,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惠及农业种植者。
首席执行官王铁林先生表示:“展望未来,作为中国‘生物肥料与土壤健康创新’的引领企业,将继续秉持‘助力粮食安全、服务中国农民’的理念,坚定推进‘生物 +’战略转型,坚持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全力推动各项战略必赢目标的达成,以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回报股东的信任和支持,为化肥保供稳价、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