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对当前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

据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信息,7月8日出梅以来,我省淮河流域持续高温少雨,平均雨量比常年同期少51%,淮河上中游来水异常偏少, 8月7日,洪泽湖水位12.48米,可用水量仅有20.4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低近0.30米。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省淮河流域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洪泽湖水位还将持续下降。

省农委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8月8日,全省150万亩左右农田受旱情影响。省农委农业局副局长潘永圣表示,持续高温天气对提高光照率、促进水稻发苗是有好处的,但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影响很大,部分地区部分田块可能出现高温热害,有可能影响秋粮产量。

高温热害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持续高温引起水稻颖花高度不育,导致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同时水稻植株同化物质消耗进一步加大,后期易出现早衰。预防水稻热害,重点是落实两项关键技术措施:

一是以水调温,及时浇水,增加田间湿度。一般有水的稻田,冠层温度比气温低1-2℃。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田块,田间保持5-8cm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增加田间湿度。缺水干旱的田块要及早提水灌溉,防止干旱与高温热害叠加影响。

二是增施肥料。在水稻抽穗扬花前,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叶面肥,能增加冠层湿度,增强叶片抗高温的能力。在施足促花肥的基础上,于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机插水稻和抛栽水稻每亩施用尿素15-20斤;直播水稻每亩增施复合肥20斤左右,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玉米要及时灌溉补墒,增强抗高温能力,防范“卡脖旱”。缺肥田块要抓紧追肥。

目前,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处于关键时期,应高度重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中后期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