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对健康,安全,原生态农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身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化化肥公司,勇担时代重任,心系农产品安全,情系国民…”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富有感染力的旁白,在中化化肥宣传片播放中,2014年常镇、南京运营区水稻肥客户会议拉开了帷幕。
伴随着江苏分公司创新转型发展的脚步,基层各运营区根据自身区域特点,依托中化化肥丰富的资源,纷纷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走差异化产品营销道路。此次水稻肥会议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清晨,伴着初升的太阳,常镇运营区下属分销中心员工从办公室出发,载着准备齐全的会议物料,赶往会议地点。分发水稻专用肥宣传单页、备肥数量意向表,调试音像设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和肥料带皮,一项项工作都按照事先再三讨论的会议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会议开始,致辞,产品介绍。客户们的情绪在一点一点地被调动起来。“为什么咱们这个区域的水稻专用肥推荐18-8-15这样的配比呢?”“那么,里面添加的硅、锌到底对水稻生长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是4:1的比例添加,为什么不是5:3,不是2:3?”一连串的问题抛出,带动经销商客户们进行思考,再一一给出详尽的解释,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搭配实实在在的对比效果,更好的向经销商展示我司水稻专用肥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科学施肥的理念。

本着趁热打铁的想法,在我司水稻专用肥会议顺利召开后不久,参会的句容县级平台客户就在句容组织了一次二级经销商会议,我们常镇运营区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分公司的农艺师,赶往会议现场,为二级经销商客户们进行宣传与推广。咱们的农艺师现场给大家普及农技知识,如何科学用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咱们水稻专用肥到底好在哪里。用朴实无华,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农业知识深入浅出的传达给参会的客户。

会议后,我们又跟随县级平台客户对会议后效果进行了跟踪,与二级客户签订备货意向。当一张一张备货意向表被填上数量,签上客户名字的时候,那种收获的快乐充满我们整个团队当中。大家的努力有了收获,那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会议流程演练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创新转型,路途艰难,但我们有信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力往一处使,成为中化化肥江苏分公司创新转型的浪潮中的那一股涓涓溪流。